鹤山市

鹤山市位于东经112°28′—113°2′,北纬22°28′—22°51′之间,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西江下游右岸。东北与佛山市南海区隔西江相望,东南毗邻江门市蓬江区、新会区,西南与开平市交界,西北接新兴县,北邻高明区。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813.8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9.1公里,325国道、江鹤高速公路、江肇高速公路、佛开高速公路和江肇公路、江门大道纵横贯穿全市。水路交通以西江为主航道,鹤山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客货船经西江水路可达香港、澳门。

鹤山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鹤山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西江干流、沙坪河、雅瑶河、宅梧河、址山河等8条,总长200.8公里,流域面积1003.28平方公里,除沙坪河属西江支流外,其余均属潭江水系。

鹤山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2009年总降雨量1613.2 mm,比上年同期减少311.4mm,最大日降雨量159.3mm (5月24日);年平均气温23.1℃,最高气温38.1℃(7月18日),最低气温6.0℃(1月27日);年日照时数1873.4小时。2010年总降雨量1823.3mm,比上年同期增加210.1mm,最大日降雨量67.8mm(4月22日);年平均气温22.7℃,最高气温36.7℃(7月5日),最低气温3.6℃(12月17日);年日照时数1689.3小时。
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西江干流、沙坪河、雅瑶河、宅梧河、址山河等8条,总长200.8公里,全市径流总量为10.17亿立方米(不含西江干流)。

【行政区划】
2010年底,鹤山市辖1个街道和10个镇,分别是沙坪街道和雅瑶、龙口、古劳、桃源、共和、址山、鹤城、云乡、宅梧、双合。全市有居委会26个,村委会112个,三峡库区移民村10个。

沙坪街道 和平社区,南山社区,桂林社区,新升社区,东升社区,谷埠社区,义学社区,新华社区,兴业社区,新业社区,祥盛社区,桥氹村,玉桥村,莺朗村,仓边村镇、南村,小范村,文边村,越塘村,中东西村,楼冲村,汇源村,赤坎村,黄宝坑村,杰洲村,坡山村
龙口镇 金华社区,霄南村,青文村,协华村,尧溪村,松岗村,三凤村,中七村,福迳村,粉洞村,湴蓼村,那白村,四堡村,沙云村,五福村,三洞村
雅瑶镇 新雅社区,大岗社区,石湖社区,雅瑶村,南靖村,昆东村,隔朗村,黄洞村,陈山村,古蚕村,古桥村,上南村,建良村
古劳镇 东宁社区,古劳村,麦水村,丽水村,茶山村,下六村,连城村,连南村,连北村,大埠村,双桥村,上升村,新星村
桃源镇 新圩社区,竹朗社区,三富村,钱塘村,蟠龙村,旺龙村,龙溪村,蟠光村,甘棠村,中胜村,龙都村,富岗村,中心村
鹤城镇 昆源社区,南星村,南中村,坑尾村,小官田村,东南村,鹤城村,城西村,东坑村,新联村,禾谷村,坪山村,五星村,万和村,南洞村,先锋村
共和镇 共兴社区,铁岗社区,南坑村,平汉村,大凹村,来苏村,泮坑村,良庚村,民族村,里元村,新连村
址山镇 兴业社区,禾南村,昆华村,东溪村,昆阳村,新莲村,昆中村,昆联村,四九村
宅梧镇 梧冈社区,堂马村,靖村,上沙村,下沙村,漱云村,泗云村,双龙村,荷村,选田村,白水带村
云乡镇 利云社区,云东村,云中村,云新村
双合镇 兴华社区,泗合村,双桥村,合成村,先庆村
广东省江门监狱 广东省江门监狱
江门市四堡林场 江门市四堡林场虚拟生活区
【历史沿革】
秦以前,鹤山地属百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南越,在岭南设置桂林、象、南海3郡,鹤山地属南海郡。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海郡划分为番禺、四会、博罗、中宿、龙川、揭阳6县,今鹤山地属哪县?道光《鹤山县志》称“鹤山两汉为四会县地”,此说源于康熙《新会县志》引《元和郡图志》,因鹤山置县前大部分属新会县,故沿用此说。但北宋《舆地广记》称“新会县,汉番禺地”,据此,鹤山亦当属番禺了。
三国吴国黄武元年(222年),在今新会县境立平夷县,今鹤山地属平夷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平夷改称新夷县,属广州郡。  南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立新会郡,辖6县,今鹤山地分属封平、盆允两县。
宋、齐、梁、陈沿旧不变。
隋,属新会、义宁两县,隶于南海郡。唐,改隶于广州。
五代、南汉隶于兴王府。宋属新会、新兴两县,隶属广州及新州。
元沿前制,明隶属广州府及肇庆府。
清顺治六年(1649年)至建县前,鹤山分属新会、开平两县。
雍正十年(1732年)从新会划出古劳、新化、遵名三个都及开平的双桥都全部,古博都的部分地方,新置鹤山县,在今之大官田筑城为治所。因城北有小山形如鹤,县以山名,称鹤山县,治所称鹤城,隶属于肇庆府。自后,县境不变。
民国成立,废府、州、厅,设道。
民国2年(1913年)县城迁至沙坪。
民国3年,鹤山县属粤海道。
民国9年(1920年),废道制,鹤山县属广东省中区委员公署。
民国17年(1928年)属中区善后委员会。
民国18年(1929年)属西北绥靖公署。
民国25年(1936年)属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4年(1945年)属西江南路行署。
民国35年(1946年)至新中国成立前,直属省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鹤山县隶属粤中专区。
1952年5月与高明合署办公,至1954年两县恢复建制。
1956年,鹤山县隶属佛山专区。
1958年11月16日,鹤山县与高明县合并,称高鹤县,仍属佛山专区。
1959年改隶江门专区,1961年10月改隶肇庆专区。
1963年6月,又划归佛山专区。
1981年12月16日,恢复鹤山、高明两县建制,鹤山隶属佛山地区。
1983年6月1日,试行以市带县,鹤山县隶属江门市。
1993年11月8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3]208号)撤销鹤山县,设立鹤山市。为省辖县级市,由江门市代管。
1996年,鹤山市面积1108.3平方千米,人口34万人。辖12个镇:沙坪镇、龙口镇、古劳镇、雅瑶镇、桃源镇、共和镇、鹤城镇、址山镇、云乡镇、宅梧镇、双合镇、合成镇。市政府驻沙坪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鹤山市总人口405779人,其中:沙坪镇143888人,龙口镇35888人,雅瑶镇35236人,古劳镇32148人,桃源镇24333人,鹤城镇29649人,共和镇23929人,址山镇26541人,宅梧镇32354人,云乡镇4315人,双合镇9798人,合成镇7700人。
2002年,鹤山市辖沙坪、雅瑶、共和、桃源、址山、云乡、鹤城、宅梧、双合、龙口、古劳11个镇。
2007年,撤销沙坪镇,设立沙坪街道。4月19日,沙坪街道正式挂牌成立。
2009年末,鹤山市总面积1082.85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0个镇:沙坪街道、龙口镇、雅瑶镇、古劳镇、桃源镇、鹤城镇、共和镇、址山镇、宅梧镇、云乡镇、双合镇。共有25个居委会、112个行政村。市政府驻沙坪街道前进路。
2011年,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同意鹤山市调整部分镇级行政区划的批复》(粤民区[2011]9号):经省政府同意,鹤山市撤销云乡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址山镇。调整后,鹤山市辖1个街道、9个镇。
【人口民族】
2017年年末户籍总人口375697人。全市人口以汉族为主,有壮族、苗族等23个少数民族。

鹤山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36.2万,分布于51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著名侨乡之一。

现在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全市使用最广的语言有广州话、沙坪话、普通话。其中,沙坪话属广府话语系,主要流行于市区、沙坪、龙口、桃源及古劳、雅瑶等地。市内部分地区还流行客家话、址山话、宅梧话等方言。

经济发展
2017年,鹤山市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位列第46位。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8.94亿元,同比增长8.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957元,同比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7.36亿元,同比增长6.4%。农业总产值42.33亿元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39亿元,同比增长11.6%。镇(街)财政收入16.11亿元,同比增长17.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2.15亿元,同比增长16.5%。进出口总值160.4亿元,同比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28亿元,增长10.2%。旅游总收入49.017亿元,旅游接待人数597.66万人次,同比增长15.66%。全市有风景区(点)10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镇级森林公园3个。

精选留言

江门鹤山市地理民情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