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区

阿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西南部。东起唐古拉山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东南与冈底斯山中段的日喀则地区仲巴、萨嘎、昂仁县接壤;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相邻;西南连接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克什米尔及印度、尼泊尔毗邻。共辖7个县,人口仅8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南北宽约680公里,东西长700多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78°23′40″~86°11′51″,北纬29°40′40″~35°42′55″。平均海拔高度为4500米以上。
阿里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自南向北次第抬升,大致分为三种形态,一是北部高原湖盆区,包括革吉县、措勤县、改则县和日土县,该区为内流区,由于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弱,高原面保存完整;地貌类型主要为高原湖盆、宽谷和山地。二是中部高山宽谷区,包括普兰县、措勤县、革吉县、日土县和噶尔县,该区西部为外流区,河流流程长,水量大,切割较深。主要分湖盆、河谷和山地三种地貌类型。三是南部高山峡谷区,包括札达县和普兰县,为外流区,切割较深,呈现高山峡谷形态。
次一级地貌分河谷和山地两种类型。阿里有“万山之祖、万水之源”之称,山系众多,自南向北经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在这些巨大的山系之间,又派生出数十条次一级山脉,最为著名的就有喜马拉雅山纳木那尼峰和冈底斯山冈仁波齐峰。阿里是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等国际性河流及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较大的河流有20余条,主要河流有森格藏布(狮泉河)、马甲藏布(孔雀河)、朗钦藏布(象泉河)、当却藏布(马泉河)。阿里境内的天然湖泊约有200多个,且多数为咸水湖,以扎日南木措、拉昂措、扎仓茶卡等为最;班公湖、玛旁雍措等为淡水湖。阿里地区气压低,空气稀薄、含氧量少;冬季极度寒冷且漫长,季节变化不明显;日照时间长,辐射强;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多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境内高山耸峙,雪峰林立,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同时,又派生出众多次一级山脉,首尾相接,连绵起伏。山系总的走向为自西向东、自西向北—东南向逐渐过渡为向东。著名山峰有纳木那尼峰、冈仁波齐峰(神山)等。南部和西南部为深切的沟、谷及零星的冲击扇地带;东部及西北部地势相对平缓,形成宽谷和一望无际的草原戈壁。总的地貌特征是从南到北高原面次第抬升,而各大山脉主脊线逐渐降低,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地貌有高山、沟谷、土林、冰蚀、冲击扇、冰碛和火山等类型。主要河流有森格藏布(狮泉河)、朗钦藏布(象泉河)、马甲藏布(孔雀河)等外流水系和措勤藏布等内流河,其中森格藏布是印度河的主要支流,马甲藏布是恒河的主要支流。湖泊多为咸水湖,较大的湖泊有扎日南木错、班公湖、玛旁雍错(圣湖)、拉昂错等,其中扎日南木错为西藏第三大湖泊,班公湖为青藏高原唯一的国际湖泊。
阿里地区地壳演变经历了基底形成、古特提斯边缘海的发展、特提斯洋形成发展与消亡、内陆碰撞造山、陆壳改造—高原隆升5个发展演化阶段,由北向南划分出6个亚一级和6个次一级构造单元。有班公湖—纳屋错、朗钦藏布—谷昌等5个深断裂带。有纳木那尼峰、冈仁波齐峰、岗蕃鲁(昆仑冰川)等5个冰川分布区。土壤类型分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高山荒漠土等14种。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油菜等;成林树种有秀丽水柏枝(红柳)、变色锦鸡儿、班公柳、沙棘等。主要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牦牛、藏羚羊、西藏野驴、盘羊、雪豹、黑颈鹤、胡兀鹫等。阿里地区矿产及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有硼砂矿、硼镁矿、岩金、砂金、盐矿、钾矿等17类38种,其中硼矿产地有35处。水资源总量达167.5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75.93万千瓦。能用于发电的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的理论蕴藏量达151.86万千瓦。其中,太阳能资源列全国首位。
阿里高原特殊的地质地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气候特征。全地区分为高原温带季风干旱气候区、高原寒带季风半干旱气候区和高原寒带季风气候区。季节变化不明显,仅有冬夏两季之分,冬长夏短,年无霜期仅为120天。多大风天气,尤以东部改则、措勤为最,年大风天气达115天。日照充足,狮泉河镇日照时数年3545.5小时,为西藏最高。狮泉河镇年降水量仅为74.4毫米,为西藏最低。
阿里属二类风区,年平均风速在每秒3.2米以上,大风频率高达8级以上,年大风日数在149天左右。年平均气温0℃,日平均温度变化幅度极大,真正是“晚穿棉袄,午穿纱”。狮泉河镇冬季终年低温严寒,年平均气温不足零度,狮泉河镇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1度,夏季极端最高气温21度,昼夜温差相当大,年温差小年温差小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8月白天气温为10℃以上,而夜间气温则降至0℃以下。
阿里全年降水量相当少,且季节性强。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20%,而5月到9月间,雨量十分集中,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
阿里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全年降雨量相当的少,日夜温差大。就算是夏天,中午在阳光下你可能只穿件单薄的衣服就可,但在清晨和傍晚的时候,穿上羽绒衣也不会觉得热。
每年的5—6月、9—10月是去阿里最好的季节,可以避免雨季和大雪泥泞道路的困扰。7、8月份是雨季,车陷泥泞中的次数最多,行程很容易被延误。当然,夏季进阿里见到彩虹的机会也会多很多,而且好些山脉会换上绿装,色彩也比春秋季丰富。冬季新藏公路会大雪封路,所以进阿里的旅游车、货车甚少。
阿里的冬季漫长而又严寒,当地民间有句俗话,“十一月(藏历)大地;东裂,十二月石头开口”,其严寒程度不言而喻,大风大雪犹如家常便饭,来势凶猛。有人说阿里是“生命的禁区”,可勇敢的阿里人民是生命禁区的“克星”。他们如同雪莲花般不怕孤独、风雪和严寒,一代接一代地发扬顽强、淳朴、无私、坚韧不拔的雪莲精神,勇敢的扎根于这块土地。阿里的春季开始于五月份,此时凝固的大地再现生机,敞开它那博大无垠的胸襟迎接生命的降临,可爱的斑头雁、黑颈鹤、丹顶鹤和棕头鸥等各种鸟类成千上万,嬉戏在大大小小清澈见底的湖泊之中。红柳花、帮金花(龙胆花)、雪莲花争奇斗妍,秀丽多彩,把高山草地装扮的多姿多彩,艳丽夺目。
【名称由来】
“阿里”一词是藏语音译,意为“属地”、“领地”、“领土”等。直到9世纪初,这里仍称“象雄”。在汉文史籍中,不同朝代对其称呼各异。9世纪前被称为“羊同”,元代称“纳里速古鲁孙”,明代称“俄里思”,到了清代方称“阿里”,直到今日。在藏文古籍中,“阿里”一词是9世纪中叶以后才出现的。吐蕃王朝赞普之后裔来到这块原属象雄十八部的政治区域,并在此扎根。从此这块上部区域名副其实地臣服雨赞普后裔的统辖之内,故此,才有“阿里”的称谓。
【民族宗教】
象雄部落时期,阿里估计人口约有6万人。14世纪,古格王系人口估计约有10万人。清朝时期,朝廷封青海囊谦仲巴(阿里称帮巴)部落的藏族将领阿迦和阿朗为阿里上下帮巴本波(今革吉县境内),上帮巴本与60余名士兵来到阿里,并将其亲眷迁到此地,成为阿里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18世纪,青海囊谦和那曲安多、改则一带藏族来到今革吉县盐湖和改则县康托落户,成为第二次人口大迁徙。清后期,由于战争伤亡,农区人口大幅度减少,至1959年,阿里地区(包括珠珠宗)总人口有30040人。
解放初期,随着人民解放军和汉族干部职工进入阿里,人口机械流动增加较大。阿里骑兵支队和中共阿里分工委机关中大多为汉族军人和干部职工,人口构成亦发生新的变化,汉族人口和有文化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一定比例。
2010年底,阿里总人口为95803人,城镇人口20250人,农牧区人口75553人。
阿里原著人自称门人。9世纪前后,吐蕃赞普后裔迁至阿里。17世纪,甘丹才旺在阿里留守的部分蒙古族军人被同化融入藏族;同期分封阿里的青海将领将其亲眷迁到今改则、革吉一带定居,逐渐形成改则部落。和平解放后,以汉族为主的军人、干部、个体工商户落户阿里。2010年底,生活在阿里的有21个民族,藏族人口占93%以上。
阿里为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发祥地。相传雍仲苯教是由出生于魏摩隆仁地方(今阿里境内)的辛饶米沃且所创立。公元1世纪,苯教沿雅鲁藏布江开始传播到卫藏以至整个藏区。8世纪初,印度佛教大师佛密来到冈仁波齐朝圣,并广传佛法,此为藏传佛教在阿里传播的开端。10世纪末,仁钦桑布在阿里创立了第一座寺庙。11世纪中叶,应古格王绛曲沃邀请,阿底峡来到古格与仁钦桑布一起传经弘法,是为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传之始。相隔20多年后,在托林寺召开大法会,史称“火龙年大法会”,相传与会者多达数万人。12世纪末,传入竹巴噶举派。13世纪中叶,直贡噶举派传入阿里。15世纪,古格人阿旺扎巴前往后藏拜宗喀巴为师,学成后,返回古格,传播格鲁派,托林寺为该教派传播中心。17世纪上半叶,葡萄牙耶酥会传教士经克什米尔到古格扎布让传授基督教。佛教信徒与其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古格灭亡后,西方基督传教士被驱逐出境。
和平解放后,中共阿里分工委和骑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建立广泛的反帝爱国统一战线,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平等政策。西藏自治区成立后,阿里地区坚持落实宪法赋予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维护宗教人士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平叛改革时期,中共阿里分工委对一些重点寺庙实行保护措施。改革开放时期,党和政府拨专款对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或自然损坏的寺庙及建筑进行了保护维修,成立寺庙民主管理委员会,依法对寺庙进行管理,使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90年代以后,中共阿里地委多次对寺庙拉康进行清查整顿,规范管理,加强教育,使民族宗教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至2010年底,阿里已形成以藏族为主,与其他各民族共融的多元民族结构,全地区共有开放寺庙及拉康75座(其中寺庙57座,拉康18座)。
【行政区划】
阿里地区辖7个县:普兰县、札达县、噶尔县、日土县、革吉县、改则县、措勤县。共有7个镇、30个乡。
普兰县辖1个镇、2个乡:普兰镇、巴嘎乡、霍尔乡。县政府驻普兰镇吉让居委会。
札达县辖1个镇、6个乡:托林镇、萨让乡、达巴乡、底雅乡、香孜乡、曲松乡、楚鲁松杰乡。县政府驻托林镇托林居委会。
噶尔县辖1个镇、4个乡:狮泉河镇、昆莎乡、左左乡、门士乡、扎西岗乡。县政府驻狮泉河镇。
日土县辖1个镇、4个乡:日土镇、热帮乡、日松乡、东汝乡、多玛乡。县政府驻日土镇杰果桑居委会。
革吉县辖1个镇、4个乡:革吉镇、雄巴乡、亚热乡、擦咔乡、文布当桑乡。县政府驻革吉镇那布村。
改则县辖1个镇、6个乡:改则镇、物玛乡、先遣乡、麻米乡、洞措乡、古姆乡、察布乡。县政府驻改则镇鲁仁居委会。
措勤县辖1个镇、4个乡:措勤镇、磁石乡、曲洛乡、江让乡、达雄乡。县人民政府驻措勤镇门东村。
2018年,全地区辖噶尔县、普兰县、札达县、日土县、革吉县、改则县、措勤县7个县,37个乡镇,145个村居,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
【历史沿革】
阿里的文明史极其悠久,距今大约一、二万年以前,即有人类在阿里境内活动。在日土、革吉等县境内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打制石器等文化遗存。从日土县夏达措东北岸发现的带刃石片分析,这一带先民制造使用工具已有了很大进步。从噶尔县门士境内几座遗址内发现的很厚的灰烬看,先民们支配自然的能力已有重大突破。
公元843年左右,末代赞普达玛曾孙吉德尼玛衮逃至象雄,建立地方割据政权,称阿里王,阿里作为地名一词由此出现。其后,建立阿里三围政权。10世纪中叶,吉德尼玛衮将其长子日巴衮、次子扎西衮、幼子德祖衮先后派往玛尔玉(今拉达克)、布让(今普兰)和桑噶(今克什米尔南部)三地治理,后形成3个王系,史称“上部三衮占三围”。北宋乾德四年(966年),普兰王扎西衮次子松艾在札布让创立古格王系。11世纪中叶,普兰王维德幼子扎赞德在今尼泊尔北部建立亚泽王系。宣和二年(1120年),古格第六代王索朗泽派其次子觉卧杰布在库奴(今印度喜玛偕尔邦北部)建立小王系,属古格王管辖。13世纪后期,从桑噶王系中分离出巴当王系。古格第八代王泽巴赞死后,其二子分庭抗礼,各自掌政。吉德赞在朗钦藏布北岸的东噶•皮央继承古格王位(其时古格故城为其冬宫);拜卧赞在朗钦藏布南岸的达巴(今札达县达巴乡)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小王系,后来成为达巴法王。
元代,阿里成为中央政府在西藏设置的地方行政区划的一部分。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设纳里古鲁孙元帅府,府址位于下阿里宗喀(今日喀则吉隆县),设元帅2人,统管阿里军政事务。成宗大德二年(1307年),贡塘王系的俄达赤德前往元朝大都觐见,皇帝下谕旨“尔为西藏统治者后裔,应予封赐”,封其为王,领“阿里三围”君主之衔,并赐予宝石制成的七字印章、1枚小印章、1枚普通印章和金册诏书以及丰厚的礼品(参见《贡塘赞普世系》)。而阿里境内各王系仍继续在其势力范围内行使相对独立的地方管理权。
明袭元制,设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崇祯三年(1630年),因教派之争,拉达克进占古格,古格王朝被推翻,拉达克统治阿里50余年。至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达赖汗派甘丹才旺率蒙古族军队及藏军收复阿里三围,攻入拉达克首府列城后,西藏地方政府赋予其守边纳贡之责。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西藏地方政府在阿里建立噶本政权,管辖范围包括今阿里地区全部和后藏西部地区的仲巴等地。噶本政府下辖四宗六本,四宗即札布让宗、达巴宗、日土宗、普兰宗;六本为左左本、朗如本、萨让如本、曲木底本、帮巴本、朵盖奇本。另有改则本(康巴部落移民)由色拉寺直接管辖,仲巴基巧、森果基巧(土著部落)均由西藏地方政府直接管辖。
1950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先遣连进军阿里。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以下简称“十七条协议”)签订后,阿里随之和平解放。依据“十七条协议”规定,西藏现行社会政治制度不予变更,西藏地方政府包括所属的阿里噶本政权机构及管辖区域维持不变。
1952年10月,成立阿里分工委,安志民为书记,阿里分工委受西藏工委、新疆分局和新疆军区党委双重领导。
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以下简称自治区筹委会)成立后,在阿里成立基巧办事处,下设普兰、札达、日土、珠珠4个宗办事处,作为过渡性政权机构。
1959年4月5日,阿里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并解散了噶尔本政府,停止其继续行使地方政府职权。
1960年后,相继成立了阿里专员公署,建立了各县委和县人民政府。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原阿里分工委改为阿里地位,逐步形成地、县、区三级党委。
1970年1月1日,阿里地区的党政领导工作委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管。
1979年3月7日,阿里地区党政工作重新归西藏自治区党委领导直至今日。
1997年,面积30.5万平方千米,人口6.9万。地区行政公署驻狮泉河镇。辖噶尔、普兰、措勤、革吉、改则、扎达、白土7县。(以上根据《政区大典》整理)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阿里地区总人口77253人。其中: 普兰县 7919人、札达县 6384人、噶尔县 13364人、日土县 7175人、革吉县 12826人、改则县 17502人、措勤县 12083人。
截至2017年,全地区年末常住人口119055人。其中:男性60994人,女性58061人;城镇人口34679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836人;农牧民人口84376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122人。全地区人口出生率为17.8‰,死亡率为4.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3‰。居住着藏、汉、蒙、回、维等27个民族,藏族占94%。
阿里地区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居住着藏、汉、蒙、回、维等27个民族,总人口11.9万人,藏族占94%。阿里地区的宗教主要有苯教和藏传佛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著名寺庙有苯教寺庙古入江寺,萨迦派寺庙普兰科迦寺,格鲁派寺庙札达托林寺。
“噶尔”意为“兵营”。1681年甘丹才旺率兵收复阿里途中在噶尔藏布中下游一带扎营。清代,西藏地方政府设立阿里噶本后,成为噶本政权所在地,境内下设左左本、那木如本。1960年1月建县。该县是边境县,全县国土总面积1.99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境内主要人文景观有热拉卡玛城堡、狮泉河镇北面山坡上用石头垒砌的“毛主席万岁”标语、烈士陵园等。
经济发展
2017年阿里地区实现生产总值(GDP)47.26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66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55亿元,同比增长12.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05亿元,同比增长9.9%。全地区拥有耕地面积2201.72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9253.77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483.49公顷;油菜籽播种面积115.23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75.14公顷。在农作物产量方面,粮食总产量为5220.29吨;油菜籽产量为251.24吨。蔬菜产量达到2985.05吨。年末牲畜存栏头数为1929142头(只、匹),肉类总产量为10218.59吨;奶类总产量8285.83吨;农畜产品综合商品率达到67.8%。

精选留言

阿里地区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