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彝族自治县

南涧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端,地处东经100°06′-100°41′,北纬24°39′-25°10′之间。东与弥渡县接壤,南与景东县毗邻,西南与云县以澜沧江为界,西至黑惠江与凤庆县隔水相望,北与巍山县相连。县域东西横距59千米,南北纵距55千米,总面积1731.63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南涧镇,距省会昆明356千米,至州府下关103千米。交通便利,214国道横穿县境,是滇西地区通衢要道。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2010年完成的全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县域共有国土面积173881.88公顷,其中:耕地(灌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地)24473.22公顷;园地(果园、桑园、茶园、其他)6504.41公顷;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115653.08公顷;草地8498.88公顷,商业服务用地2.95公顷,工矿仓储用地40.38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66.58公顷,特殊用地13.0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927.3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131.38公顷,其他用地10470.74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999.82公顷。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山地占绝大多数,耕地资源有限,土壤类型较多,宜种植物较广,成年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面大,山高缺水,水土潜力难以充分发挥。土壤资源有棕壤、黄棕壤、红壤、紫色土、石灰(岩土)、冲积土、水稻土、盐土8个土类,分为16个亚类、34个土属、66个土种、10个变种。2009年末,全县有耕地面20.94万亩。 水资源:据《南涧县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区划报告》载:全县地表水多年平均降水量有18.2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7.75亿立方米,合计水资源总量9.61亿立方米。 【动植物资源】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南涧段是大理州境内保存较完整、面积最大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生态系统,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南涧县野生动植物的荟萃之地,成为全县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代表。 保护区内有园林景观树木兰科6种、安息香科7种、醉鱼草科1种、远志科2种、蝶形花科6种、杜鹃花科33种、山茶科35种、杜英科7种、蔷薇科20余种、卫矛科1种、葡萄科42种、槭树科10种、桃叶珊瑚科1种、茜草科1种、茜草科1种、忍冬科1种、报春花科20种、苦苣苔科40种、紫葳科4种、金丝桃科9种、黄杨科1种、桑科40种、冬青科15种、禾本科5种、樟科60种、木棉科1种。 保护区内有哺乳类动物123种,隶属9目30科78属,其种数占全国哺乳动物总数的20.2%,丰富程度仅次于西双版纳和高黎贡山2个自然保护区,名列全国第三位。保护区内有两栖爬行动物104种(两栖类60种和爬行类4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1种(蟒蛇),二级重点保护种1种(红瘰疣螈),分别占两栖爬行种数的1%。保护区内有鸟类446种,占云南省分布记录鸟类792种的56.31%,隶属15目44科,另4亚科。 【民族风情】彝族是虎的民族,彝语称虎为“罗”,彝族人自称“罗罗拔”,即虎的民族。虎舞是为纪念彝祖和图腾的舞蹈,是彝族虎图腾崇拜的“活化石”。南涧具有浓郁的彝族风情和丰富的旅游资源。2003年3月,南涧被文化部命为“中国民间南涧跳菜艺术之乡”,2008年,“南涧彝族跳菜”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南涧跳菜》音乐入选中国民歌博物馆藏音乐。境内有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最高的双曲拱坝小湾工业奇观。小湾电站大坝蓄水后,形成高峡平湖奇观。在山顶可以领略到小湾电站库区“高峡平湖”的壮观景致。置于舟中可观赏到两岸雄奇秀丽的美景。坐船沿江而下,两岸群山千姿百态,江面波平如镜。地名由来:“南涧”一名,唐代即已出现。“涧”指山间夹水或两山之间的隙槽。“南涧”一名就是地当蒙舍之南,形似大槽涧,故名“南涧”。据《南涧彝族自治县县志》第2卷《历史志》载:“南涧”是傣语的译音。傣语称水为南,“涧”为清之意,即清水河旁。而1984年版《南涧彝族自治县地名志》则认为“南涧”为汉语地名。南诏时南涧属蒙舍睑,位于蒙舍川之南,南涧河自西南向东,阳瓜江(即巍山河)自北向东,流经群山之间,至南涧镇东销水阁外两条河汇合后入礼社江,形成山夹水为涧的地貌。故“南涧”是以方位与山水地貌综合命名的。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南涧县辖5镇3乡,共有80个村(居)委会。其中:南涧镇辖14个村(居)委会;宝华镇辖10个村委会;公郎镇辖14个村委会;小湾东镇辖7个村委会;拥翠乡辖7个村委会;乐秋乡辖7个村委会;碧溪乡辖8个村委会;无量山镇辖13个村委会。

南涧镇南街社区,安定村,西山村,小军庄村,团山村,保安村,瓦折村,文启村,东涌村,得胜村,太平村,复兴村,白云村,新山村
小湾东镇神舟村,营盘村,龙街村,新龙村,新民村,龙门村,岔江村
公郎镇新合村,中山村,底么村,凤凰村,凤岭村,回营村,公郎村,龙平村,金山村,板桥村,官地村,沙乐村,自强村,落底河村
宝华镇宝华村,云华村,美星村,兔街村,光乐村,白竹村,拥政村,小铁窑村,虎街村,无量村
拥翠乡拥翠村,龙凤村,安立村,胜利村,温泉村,旧马街村,新华村
乐秋乡米家禄村,东升村,乐秋村,麻栗村,联合村,上虎村,猪街村
碧溪乡中华村,松林村,杏子山村,回龙山村,永宁村,新虎村,和乐村,凤仙村
无量乡光明村,保平村,德安村,新政村,古德村,马街村,可保村,卫国村,红星村,发达村,保台村,和平村,华山村

【历史沿革】 西汉时属益州郡。 东汉时属永昌郡。 蜀汉时属云南郡。 唐初属阳瓜州,南诏时属蒙舍赕。 宋时属天水郡。 元忽必烈至元十二年(1275年)始建县,称名定边县,属镇南州。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革定边县改为乡,仍属镇南州。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复置定边县,属楚雄府。 清雍正七年(1729年)裁定边县,归蒙化府。 民国属蒙化县。 1950年属巍山县。 1961年10月,开始筹建南涧县,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南涧、乐秋、拥翠、岔江、公朗、沙乐、宝华、和平8个公社和弥渡县的兔街公社为南涧县的行政区域。 1963年9月14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35次会议决定:设立南涧彝族自治县,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南涧地区为南涧彝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 1965年11月27日,南涧彝族自治县正式成立,隶属大理白族自治州。 1997年,南涧彝族自治县辖1个镇、9个乡:南涧镇、得胜乡、乐秋乡、碧溪乡、沙乐乡、无量乡、拥翠乡、宝华乡、浪沧乡、新民乡。县政府驻南涧镇。 1999年,新民乡改建小湾东镇。 2000年,南涧县宝华乡撤乡设镇;同年10月1日,浪沧乡举行撤乡建镇仪式,设立公郎镇。至此,南涧彝族自治县辖4个镇、6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209887人,其中:南涧镇24832人、小湾东镇17829人、公郎镇21339人、宝华镇28228人、得胜乡19673人、拥翠乡19262人、乐秋乡16982人、碧溪乡17037人、无量乡34046人、沙乐乡8014人、小湾公路建设指挥部2645人。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2001年,全县辖4个镇、6个乡:南涧镇、小湾东镇、公郎镇、宝华镇、得胜乡、拥翠乡、乐秋乡、碧溪乡、无量乡、沙乐乡。 2002年7月23日,云政复[2002]80号:撤销南涧县得胜乡,并入南涧镇,镇政府驻县城振兴北路24号。 2004年末,全县面积1731.63平方千米。总人口21.7064万人,其中:彝族100214人、汉族109868人,少数民族共6982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6.17%、50.61%和3.22%;农业人口203355人,占93.68%;人口密度125人/平方千米。 2005年9月30日,南涧彝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撤销沙乐乡划归公郎镇的决定》(南人大发[2005]22号):会议决定撤销沙乐乡,其行政区域整体划归公郎镇。 2010年1月25日,正式撤销无量乡,设立无量山镇。 南涧彝族自治县气候概况 南涧县地处云南省西部横断山系纵谷区,云岭余脉——无量山、哀牢山结合部。位于澜沧江中下游和元江上游支流的分水地带。地势由中南部向东北、西南逐步降低。最高点为北部的太极顶山,海拔3061米,最低点为澜沧江畔的小湾子一带,海拔994米。地形为高中山地区,除县城为10平方千米的盆地外,大部分为河谷、山峦和坡地构成的山区或半山区。境内有澜沧江和元江两大水系,9条干流,59条支流。澜沧江、把边江、礼社江由西而行,将县境分割成北部的南涧河谷地、东南部的石洞寺深谷、西南部的公郎河谷及中部与西部大片山岭地区四部分。地貌构成主要有侵蚀构造地貌、侵蚀堆积地貌、剥蚀地貌、断块山地貌、岩溶地貌等。 南涧北靠东亚大陆、南近热带海洋,处于我国西部热带海陆季风区域,气候随海陆季风的进退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从而形成干湿季节分明,四季气候不明显,雨热同季的低纬山地季风气候。受地形和高大山脉走向影响,使光、热、水等气象要素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产生再分配,呈现出“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和区域气候。年平均气温18.9℃,年极端最高气温34.3℃,年日照时数2272.4小时,年降雨量820.9毫米。

精选留言

大理南涧彝族自治县简介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