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

镇海地处北纬30°、东经121°,中国东海之滨,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冀,宁绍平原东端,东屏舟山群岛,西连宁绍平原,南接北仑港,北濒杭州湾,东接北仑区、南接江北区,西连慈溪市、北临东海,与上海一衣带水。自古以来镇海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之一,素有“浙东门户”之称。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舟山跨海大桥的建成,镇海成为西联宁波,北通上海,东邻舟山的交通节点。
【土壤、植被】
全区土壤分低山丘陵、滨海平原和水网平原3种地带性土群,土壤总面积108.6万亩。低山丘陵,包括山旱地、山垄地、山坡地共53.9万亩,占全县土壤面积49.7%;滨海平原,江北起自官塘路,江南以石高塘、王公塘为界,形成南北两块弯月形状海相堆积平原,面积31.6万亩,占全县土壤面积29.1%;水网平原,处低山平原与滨海平原之间,面积23.1万亩,占全县土壤面积21.2%。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历史上森林屡遭摧残,原始植被几乎绝迹,取代者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丛等次生植被及人工引种植被。
沿海滩涂草本植被,总长约89.7公里,滩涂塘堤两岸芦苇丛生,塘下滩涂尚有三棱藨草、盐田碱蓬、小飞蓬等,草本植被覆盖率40~70%。沿海丘陵针叶林占全县林地30.92万亩的90%,暖性针叶林主要有马尾松、黑松和杉木,其中马尾松达19万亩;温性针叶林主要柳杉、金钱松等,仅少量分布。沿海丘陵阔叶林,现存多为次生类型,主要由石栎、青冈、苦槠、枫香、木荷、赤皮椆、红楠等,多分布在县林场、共同、杨岙和招宝山。沿海平原竹林植被,常有香樟、木荷、杉木、毛竹,其中沿海咸地哺鸡竹为镇海特产,常年约400亩左右。
【江海滩涂】
甬江,源出奉化、新昌乌山,流向东北经横涨至宁波三江口;另一流出上虞西梁湖坝,经余姚市境至宁波三江口汇会,续向东北至镇海口注入灰鳖洋,流域面积5299平方公里,三江口以下称甬江,古代称大浃江,流长26公里,其中镇海段长16公里。甬江系平原常年性河流,今港道宽270~404米,最宽处600米。河口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平均潮差1.75米;平均涨潮时6小时23分,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年雾日24天。
灰鳖洋,镇海区东北部,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为镇海区、慈溪市和舟山地区共有。洋内水深多在5~10米之间,由西向东渐深;年平均水温17.3℃,年平均盐份18‰,年平均风速5.7米,年平均雾日12.7天。潮汐属不规划半日潮。年平均落差2米左右。底质均为泥沙。可行驶5万吨以下船舶。
镇北滩涂。区东北沿海,东起镇海港区外游山,西北至澥浦巴子山,外沿灰鳖洋,东西长16.5公里,南北宽1.5公里,面积20.8平方公里。系淤泥、粉砂泥组成,落潮时间长,涂泥深厚,盛产泥螺、黄蛤、跳鱼等涂产;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遂为工业发展基地,已围地面积25000亩,作镇海炼油厂、镇海港区。镇海城北发展区等工业用地。
【水资源】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2889万立方米(含重复利用水),其中地表水资源48759万立方米,占总量92.2%;地下水资源4130.72万立方米,占总量7.8%;人均水占有量1100立方米,亩均水量1230立方米。全区多年平均降水总量11.00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470~920毫米;径流总量5.09亿立方米。时空分布规律与降水相似。
【潮汐】甬江口属非正规半日潮型,24小时50分为一周期,涨潮、落潮时差为6小时左右。但受天气变化等因素,涨潮时间误差为1小时左右;镇海最大潮差1.9米,平均潮1.75米;表层平均涨潮流速69厘米/秒,平均落潮流速58厘米/秒。
海浪,镇海附近出现海浪有风浪、涌浪和混合浪3种类型,但以混合浪为主。海面出现海浪波高平均值0.5~0.8米,最大波高1米左右,周期3.0~4.0秒,浪向多偏东。冬季海面经常出现8~10级偏北大风,由此产生偏北大浪,涌浪平均波高0.5~2.5米,最大波高1.0~3.0米,周期4.5~6.0秒。
【动物资源】有兽类29种,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在明清时代,江南常患虎灾,白昼啮人;数次猛虎入城。最后至1941年郭巨斢岙猎获1头,解放后矢见。其它兽类数量日益减少,近年来野猪类有所增加。常见鸟类有42种,原有老鹰、喜鹊、乌鸦、百哥甚多。自抗战开始至解放初期因大松林及樟、柏古树砍伐严重,兽类鸟类失去筑巢场所而锐减,至今仅山区偶而有见。两栖类动物“镇海棘螈”,产于瑞岩寺林场溪流,现列为浙江省保护动物。身长7~8厘米,背和体侧均呈黑色,有蜡光,腹朱红色,有不规则黑斑。头部大,四肢细长,尾侧扁。
【行政区划】
镇海区域面积23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2.5万人。镇海区包括2个镇4街道,24个居委会,62个村委会,分别是澥浦镇、九龙湖镇、招宝山街道、蛟川街道、骆驼街道、庄市街道。
招宝山街道 城东社区,胜利路社区,总浦桥社区,后大街社区,顺隆社区,车站路社区,西门社区,白龙社区,张监碶社区,海港社区,后海塘港口物流园区社区
蛟川街道 石化三建社区,镇电社区,后施社区,炼化社区,临江社区,俞范社区,石塘下村,中官路村,中一村,水琚王村,沿江村,五里牌村,渡驾桥村,虹桥村,棉丰村,清水浦村,迎周村,俞范村,陈家村,南洪村镇、海炼化围垦区社区
骆驼街道 中街社区,南一社区,盛家社区,贵驷社区,金华村,联勤村,骆驼村,东邑村,金东村,余三村,贵驷村,董家畈村,里洞桥村,团桥村,尚志村,骆兴村,清水湖村,敬德村,兴丰村,妙胜寺村,民联村,朝阳村,沙河村,东钱村
庄市街道 庄市社区,庄一社区,兴庄路社区,汤家村,勤勇村,曙光村,永旺村,光明村,联兴村,汉塘村,钟包村,万市徐村
澥浦镇 汇源社区,余严村,澥浦村,沿山村,觉渡村,庙戴村,十七房村,湾塘村,岚山村,宁波化学工业园区社区
九龙湖镇 思源社区,九龙湖村,田杨陈村,杜夹岙村,西经堂村,河头村,西河村,长石村,长宏村,汶溪村,中心村,田顾村
【历史沿革】
镇海历史悠久,小港横山下、沙溪蛇山山麓,均已发现有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遗迹。春秋末越国建国后,其地始有所归属。秦王赢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会稽郡,立句章县,因本地处句章县治之东,故称句章东境,为时843年。唐武德4年(621)析古句章,分置姚、鄞两州。八年,更鄞州为鄮县,本地改称鄮县东境。唐元和四年(809),在鄮东甬江口建望海镇,为镇海建治之始。后梁开平三年(909)5月,吴越王钱镠巡视明州,筑城于望海镇;闰八月,钱镠因望海镇地滨海口,有渔盐之利,奏置望海县(《太平寰宇记》),为建县之始。未几改为定海县。当时县境仅辖清泉、灵绪、崇邱和金塘四乡。
宋熙宁十年(1077)划鄞县灵岩、泰邱、海晏三乡归定海,元丰元年(1078)划金塘隶昌国,清泉析为东西两乡,自此县辖七乡,定为上县。元时建制袭宋制。明洪武二十年(1387),昌国废县改卫,原昌国县境(今舟山市)统隶于定海县,直至清康熙年间。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原定海县为镇海县,定海建名达778年。次年,析出原昌国境另建定海县。至此,舟山归属镇海为时300年。镇海县建制相沿民国时期未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因政治和经济建设等因素,建制更迭与县境变化甚频。
1954年底,龙山北部10个乡镇划归慈溪县;慈东的河头、长石等5乡划属镇海;杭州湾口滩浒岛划归嵊泗。
1958年自余姚县划入汶溪乡;同年底撤县并入宁波市,1963年1月恢复镇海县建制。
1985年7月,再次并入宁波市,同年10月正式撤销县建制,建立宁波市镇海区。镇海县名共历299年。县自始建至撤销为时1077年。

镇海区气候概况


镇海区陆地面积246平方公里,地形狭长,地势西北、东南两端高,中间平,甬江由西南流向东北入海,横贯境内中部。全区地形分西北平原低丘、中部丘陵平原和东南丘陵岛屿三大类型。甬江以北为西北平原低丘,属宁波北部水网平原,系全新世冲积、海积湖泊、河泊淤积形成,地表高程2~3米(黄海高程系。下同)。平原西北缘为低山丘陵,属四明山余脉,高程均在100~400米之间。甬江以南为中部丘陵和平原间隔地带,其丘陵属天台山余脉,高程多在200~500米之间。以灵峰山体相隔,山以西称长山平原,与鄞东平原连成一体,为第四纪冲积、海积和湖泊、河泊淤积形成,地表高程2~3米;山以东为大碶─柴桥平原,北沿金塘港,西南两面为灵峰山和太白山山脚线,亦为第四纪海浸沉积形成,地表高程2~3米。境内东南丘陵岛屿,称穿山半岛。其山体系天台山余脉延伸,半岛南北两侧棋布大榭、梅山等岛屿20余个。环海山间多峡谷平原,系洪积和海积形成。
【气候特征】
镇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3℃,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持续时间231天至235天。年有效平均积温4920℃至5030℃。无霜期237天,年降水量1310至1370毫米,年雨日148天。年日照时数为1944.3小时,日照率为44%。但夏秋间的台风,春季低温多雨和秋季多阴雨。

精选留言

宁波镇海区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