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

南和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邢台市中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4°36′~114°52′,北纬36°55′~37°06′,县境南北长22公里,东西宽25公里,近似正方形,总面积405平方公里。东邻平乡县,南交邯郸市鸡泽县、永年县,西连邢台县、沙河市,北靠任县。
地名由来:《太平寰宇记》卷59邢州南和县:“《水经注》云,北有和城县,故此县云南。”
【行政区划】
南和县辖3个镇、5个乡:和阳镇、贾宋镇、郝桥镇、三思乡、史召乡、河郭乡、阎里乡、三召乡。
和阳镇 建设大街居委会,和阳新村居委会,文明路居委会,和阳东村居委会,东关村,北关村,南关村,南内村,县前村,县西村,西关村,前后台村,南王庄村,沙道村,巩庄村,张李召村,左李召村,杨李召村,焦庄村,冀屯村,范庄村,杨牌村,东三官村,西三官村,东辛寨村,西辛寨村,北裴庄村,路庄村,东韩村,马庄村,西东韩村,西韩村,西刘村,贾庄村,北郑村,西候庄村,东候庄村,三张村,西内村
贾宋镇 程牌村,韩牌村,冀牌村,李牌村,豆牌村,唐庄村,田庄村,北杨庄村,北徐庄村,郄村,张路村,韩村,东贾郭村,西贾郭村,西薛屯村,吴屯村,杨屯村,牛屯村,康屯村,西樊屯村,北里庄村,南里庄村,井庄村,小胡村,前寺上村,后寺上村,邵屯村,南师村,北张庄村,岳村,宁营村,兰营村,梁营村,刘营村,朱营村,大会塔村,前小林村,后小林村,武庄村,白佛村,苏史张村,单杜科村,骆驼牧村,北师村,齐庄村,北王庄村,李庄村
郝桥镇 寺后村,郝桥前西村,郝桥后西村,郝桥前东村,郝桥后东村,东泥井村,西泥井村,东刘庄村,霍庄村,南郝村,红庙村,东杨庄村,西高村,梁庄村,程庄村,苏街村,西徐庄村,东徐庄村,岗上村,东郑庄村,大林村,东薛屯村,东樊屯村,丰化庄村,北葭村,南葭村,吴村,候西村,候东村,焦村
东三召乡 东三召村,西三召村,南头村,宋庄村,回庄村,圪塔头村,张街村,东南召村,中南召村,西南召村,肖庄村,前东村,前西村,后东村,后中村,后西村,小屯村,东任城村,西任城北队村,西任城西队村,西任城东队村,候一村,候二村,候三村,候四村,柴里村,丁庄村,西善友桥村,东善友桥村,史街村,胡街村,高街村
阎里乡 阎里村,大郝村,宋台村,南杨庄村,聂庄村,段村,东南张村,北庄村,阎圈村,前高庄村,后高庄村,河上村
河郭乡 梁牌村,郭牌村,卢牌村,仝牌村,赵牌村,樊牌村,桥西村,郄庄村,刁庄村,康庄村,北豆村,南豆村,东徐旺村,西徐旺村,南徐旺村,张相村,迓祜村,孔村,西里村,西郑庄村,左村,辛庄村,南张庄村,南裴庄村,瓦固村,刘义屯村,岗头村
史召乡 梁牌村,胡佃村,八角寨村,白庄村,果寨一村,果寨二村,果寨三村,果寨四村,果寨五村,东林村,高牌村,胡牌村,李牌村,史召桥村,史召西高庄村,南高张村,南高李村,北高一村,北高二村,北高三村,北高四村,北高五村
三思乡 东北部村,西宋村,淮庄村,西大村,东大村,里首村,西南部村,东南部村,西北部村,前郭平村,后郭平村,辛村,南韩村
【历史沿革】
《禹贡》属冀州。
西周《职方》属邢国。
春秋时期属晋国。
战国时期属赵国。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析赤县置南和县、朝平县,均隶属巨鹿郡。其中南和县治所即今和阳镇,朝平县治所在今前郭平村,南瓦砾岗。景帝中元二年(前144年),分巨鹿郡置广平郡,南和县、朝平县属广平郡。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封赵敬肃王子偃(景帝孙)为平干王,以广平郡为国,改广平国为平干国,南和县、朝平县属平干国。宣帝五风二年(前56年),废平干国为广平郡,南和县、朝平县仍属之。哀帝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广平郡封为广平国,仍辖南和县、朝平县,属冀州刺史部。
东汉光武六年(公元30年),裁撤朝平县,归并南和县。光武十三年(37年),撤销广平国,并入巨鹿郡,南和县改属巨鹿郡。建安十七年(212年),南和县改属魏郡。
三国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南和县更隶冀州广平郡。
西晋太始元年(265年),南和县并入任县。
北魏太和十二年(496年),析任县复置南和县,仍属广平郡。孝昌三年(527年),胡太后为扩大其地方势力,将广平郡的襄国县、任县、南和县划出,设置北广平郡,属殷州,治所设于今和阳镇。南和县属北广平郡。
北齐天宝七年(556年),撤销北广平郡,并入广平郡,南和县属广平郡;撤销任县,并入南和县。
北周(567—581年)时期,析广平郡置南和郡,治所设于今和阳镇。南和郡辖一个县,即南和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销南和郡,南和县属洺州。开皇十六年(596年),割洺州的龙冈县、南和县、平乡县置邢州,南和县属之;析南和县复置任县。大业二年(606年),任县并入南和县。大业三年(607年),邢州改为襄国郡,南和县属之。
唐武德元年(618年),南和县从邢州划出,置和州,隶属邢州总管府,辖南和县。武德四年(621年),撤销和州,划属邢州;析南和县复置任县。天宝元年(742年),邢州改为巨鹿郡,辖南和县。至德二年(757年),撤销巨鹿郡,复置邢州,南和县仍属之。五代时期南和县隶属邢州未变。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任县并入南和县,成为南和县的一个镇。元祐元年(1086年),析南和县复置任县。宣和元年(1119年),邢州改为信德府,南和县属之。宣和四年(1122年),因澧水过境,南和县更名为澧川县。宣和五年(1123年)仍名南和县。
金天会七年(1129年),信德府复为邢州,南和县属之。
元中统三年(1262年),邢州升为顺德府,辖南和县。至元二年(1265年),顺德府改为顺德路;南和县并入沙河县,同年复置,更名为和阳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和阳县复名南和县,顺德路改为顺德府,南和县属之。
清沿明制,南和县属直隶省顺德府。宣统三年(1911年),南和县属直隶省大顺广道顺德府。
民国元年(1912年),南和县设行政公署,不久改为县政府。
民国二年(1913年)3月,撤销府、州建制,以原大名府、广平府、顺德府和冀州、赵州区域置冀南道,南和县改属冀南道。
民国三年(1914年),冀南道更名为大名道,南和县仍属之。
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销大名道,南和县直属河北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南和县属河北省第十五督察区;10月12日,政府官员南逃,县政府垮台;10月24日,日军占领南和县城,南和县处于无政府状态。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中共领导的南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驻郝桥;8月,南和县抗日民主政府归属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管辖。
民国三十年(1941年),南和县属冀南十三专区,抗日民主政府迁往广平、曲周一带。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南和县属冀南三分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27日南和县解放后,南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改称南和县人民政府,移驻县城;11月,南和县隶属冀南四专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南和县属华北行政区冀南四专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恢复河北省建制,设立邢台专区,南和县属河北省邢台专区。
1958年4月,撤销邢台专区,南和县划归邯郸专区;12月,撤销南和县、任县、广宗县、平乡县,将原4县的行政区域并入巨鹿县,称“巨鹿大县”。
1961年5月,恢复任县建制,以1958年原任县、南和县并入巨鹿县的行政区域为任县的行政区域。
1962年3月,恢复南和县建制,以原南和县并入任县的行政区域为南和县的行政区域。南和县属邢台专区。
1967年12月,邢台专区更名为邢台地区,南和县属之。
1993年6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为地级邢台市,南和县属邢台市。
1994年7月,撤销贾宋乡,设立贾宋镇。
1995年3月,友善桥村,分为东友善桥村,和西友善桥村。
1996年1月,撤销东韩乡,将其所辖的行政区域并入和阳镇,镇人民政府驻东关村;撤销邵屯乡,将其所辖的行政区域并入贾宋镇,镇人民政府驻程牌村;撤销东薛屯乡,将其所辖的行政区域并入郝桥镇,镇人民政府驻寺后村;撤销侯郭乡,将其所辖的行政区域并入东三召乡,乡人民政府驻东三召村;撤销东南张乡,将其所辖的行政区域并入阎里乡,乡人民政府驻阎里村;撤销西里乡,将其所辖的行政区域并入河郭乡,乡人民政府驻梁牌村。至此,南和县辖3个镇、5个乡,216个行政村。
2000年1月,南大召村,分为东南召村、中南召村、西南召村,3个行政村。
南和县地处河北平原西南部,太行山山前冲积扇地带,地势平坦开阔,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程在30.5—50.8米之间,地面坡降度为1/2500。由于河流的淤积、泛滥与改道,局部形成大小不同的洼地、岗地、二坡地、沙丘、平铺沙地等微小地貌单元,总体的地貌特征为“六洼三堤一沙地”。“六洼”为史召河间洼地、岗上河间洼地、小林洼、杨屯河旁洼地、西里蝶形洼地、侯郭—郝桥河旁洼地,“三堤”为洺河故道、干河故道、百泉河故道高出地面1—2米的自然堤。在故河道自然堤与洼地之间,是全境地貌单元的主体——微斜平地(二坡地)。县域南部有三思至阎里扇面平铺沙地,沿澧河向北向南呈扇状分布。澧河东南岸有东南张沙丘群地,高出地面3—6米,呈不连续带状分布。
南和县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大陆性气候明显,天气过渡性突出、变异性显著。春季(3—5月)乍寒乍暖、少雨多风,夏季(6—8月)高温多雨,秋季(9—11月)晴朗凉爽,冬季(12月—次年2月)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2℃,其中1月平均气温-2.5℃,极端最低气温-21.9℃(1981年1月26日、1990年1月31日);7月平均气温26.9℃,极端最高气温42.5℃(2005年6月22日)。年平均降水量499.6毫米,年极端降水量最多为842.8毫米(1963年),最少为246.9毫米(1972年);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1.2%,冬季占全年降水量的3%。年平均日照时数2236.1小时,5月最多,12月最少。年平均风速2.0米/秒,4月风速最大,8月最小;全年南风频率最高,为19.16%。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寒潮、大风、冰雹等。

精选留言

邢台南和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