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

 遵义市位于中国西南部,贵州省北部,云贵高原东北部。是贵州省第二大城市、新兴工业城市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黔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西电东送”能源基地之一。地理位置在北纬27°8´~29°12´、东经105°36´~108°13´之间。市域东西绵延254千米,南北相距230.5千米。北面与重庆直辖市接壤,南面与省会贵阳市接壤,东面与本省铜仁市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相邻,东南面与本省的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相邻,西南面和本省的毕节市相邻,西面与四川省交界。中心城区南到省会贵阳市140千米、北达重庆市239千米。全市国土面积30762平方千米,为贵州省总面积的17.5%。遵义为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定为中国革命老区。先后被授予的称号还有: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酒文化名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中国特色休闲城市等。

【地形地貌】   遵义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在云贵高原的东北部,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1600米,在全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全市山间平坝面积占7.4%,丘陵占30.7%,山地占61.9%。大娄山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其间,成为天然屏障,是市内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在地貌上把遵义市划分为两大片,南片占全市总面积的37.6%,北片占62.4%。山南是贵州高原的主体之一,以低中山丘陵和宽谷盆地为主,一般耕地比较集中连片,土地利用率较高,是粮食、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地。从乌江谷缘到大娄山脉,明显可见三级台地:最低一级海拔高度1000米~1200米,中间一级1300米~1350米,最高一级1500米~1600米。山北以中山峡谷为主,山高谷深,山地垂直差异明显,耕地比较分散。全市海拔最低处在赤水市白云乡泥滩坝,海拔215米;最高处是大娄山山脉在境内的最高峰——桐梓县北面狮溪镇漩凼,海拔2222米。根据成因,全市地貌类型可分成三大类:溶蚀地貌区、溶蚀构造地貌区和侵蚀地貌区。其中以溶蚀和溶蚀构造地貌(岩溶地貌)分布最广,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5%。

【山脉】 大娄山山脉构成市内地形的主要骨架。此山脉西起毕节地区,东北延伸至四川省境,既是乌江水系与赤水河的分水岭,又是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界山。其中横亘本市中部的一段,呈现向南东突出的弧状,海拔在1500米~2000米之间,相对高差多在500米以上。山势北陡南缓。最高峰金佛山,海拔2251米,位于重庆市南川区。遵义境内著名山峰有汇川区境内的金鼎山,海拔1608米;绥阳县宽阔水太阳山,海拔1755米。著名的娄山关,处于大娄山主脉的脊梁上,东西两侧为小尖山锁峙,气势磅礴,十分险要,古人称此关为“万峰插天,中通一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为川黔交通锁钥。隘口海拔1226米,南北高差为400米的峡谷,川黔国道蜿蜒穿过关口,川黔铁路和崇遵(兰海)高速公路则从娄山腹内穿隧道而过。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岩体崩塌、地面塌陷和地震等类型。遵义最早的地震记载,是明代弘治八年(1495年),至今500多年间,全市范围内共发生地震37次,烈度和震度最高的一次是清光绪二年(1876年)仁怀河西里的地震,烈度5度,震级为4.5级。其余各次地震,没有破坏性的记载。气象灾害:主要有春旱、夏旱、秋风、倒春寒、霜冻、雨淞(凌冻)、绵雨、暴雨、冰雹、大风等。

【土地土壤】  根据土地评级,全市属于1~4级适于农林牧发展的“多宜性”地约占土壤面积的39%,属于5~7级适宜林牧发展的“双宜性”地约占58%,属于8级的农林牧均“不宜性”地约占3%。全市土壤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6%(包括自然土和水田、旱地)。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68.9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3.38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2.8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31千公顷;烤烟种植面积68.0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56千公顷。另有蔬菜种植面积272万亩,优质辣椒种植面积176.1万亩,高粱种植面积67.1万亩;茶园面积150万亩。全市土壤类型:低山丘陵盆地区,主要分布着黄壤、石灰土、水稻土、潮土,土地利用率较高;低中山地区,主要分布着石灰土、紫色土、粗骨土,水土流失严重;海拔1400米以上的山区,主要分布着黄棕壤,多为林牧用地。

【生态环境与环境质量】  全市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已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113个。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9.46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9.57%。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即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务川管理站。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市级2个,县级8个。2013年,市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345天,优良率94.5%。酸雨频率3.3%。12县(市)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9条河流18个地表水监测结果显示,丰水期达到或优于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类别的有17个,水质达标率88.9%,比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平水期达到或优于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类别的有16个,水质达标率88.9%;枯水期达到或优于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类别的有15个,水质达标率83.3%。中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海龙、北郊、南郊水库月度监测结果显示,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其余12个县(市)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亦为100%,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中心城区除1、4类功能区夜间噪声等效声级年均值分别超标1.33和4.87分贝外,其余功能区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年均值均达标。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75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3%。

【河流与水资源】  全市河流均属长江流域。以大娄山山脉为分水岭,把全市河流分为乌江、赤水河和綦江三大水系。全市有水流的河长共9148.5千米,河网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河长大于10千米或集雨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416条。其中干流2条(乌江、赤水河),均有航行之利,内河航程441千米,直通长江;一级支流60条,二级支流168条,三级支流149条,四级支流33条,五级支流4条。全市内陆水域面积130.76千公顷,其中,池塘4.6千公顷,水库8.59千公顷,河沟117.57千公顷。总计可养殖水面20.07千公顷。地表水资源量(河川径流量)179.72亿立方米,每平方千米产水58万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2倍左右。但是,市内河流多属雨源性河流,如连续多日不下雨,相当部分河流就会出现干涸断流。最大洪峰流量是最小流量的671~1898倍。各河年平均输沙量呈增加趋势,水土流失面积5000多平方千米,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6%。随着流域植被的改善,水土流失情况在逐步缓解。地下水资源量为43.89亿立方米。据水文地质计算资料,全市天然水资源共有1054万吨/日,约合38亿吨/年。水能资源蕴藏量为350.6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452万千瓦,是贵州省水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矿产资源】  市内已探明的矿产有60多种。其中15种藏量居贵州省首位。煤、锰、铝土、汞、硫铁矿有“五朵金花”之称。全市在1500米深度以上的煤炭资源总储存量在257.61亿吨以上,已探明原煤基础储量64亿吨。煤炭资源总储存量在全省仅次于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铝土矿已探明储量和工业保有量居全国同类地区第二、矿石质量居全国之首。探明有硫铁矿3.27亿吨,锰矿5399万吨,镓矿4609.6万吨,页岩2178.5万吨等。

【生物资源】  全市森林面积149.3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3.9%。高于贵州省和全国比率。市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占全省稀有动植物资源总数的93.3%。野生和常见的高等植物,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典型,具有植物区系南北过渡性和起源古老性的特点。仅全市15个自然保护区内,即有野生植物251科831属289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一级9种,二级29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9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的兰科植物有20种。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动物87科31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一级4种,二级34种。银杉、桫椤、珙桐、金花茶、黑叶猴、白冠长尾雉、大灵猫等都是被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

【种植养殖】遵义市的粮、油、烟、畜、茶、竹、中药材,均为重要和特色资源。素有“黔北粮仓”之称的遵义市,粮食产量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强。2014年全年粮食产量291.55万吨。主要供酿酒用的高粱种植面积占全省50%,产量占全省60%。油菜子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一。茶园面积占全省的三分之一,2014年茶叶产量4.58万吨,比上年增长12.8%。烟叶质量优良,是全国三大优质烟区之一。楠竹为全国七大主产区之一。药用植物,已搜集到的有2048种,其中常用中药材200种以上,五倍子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全国的六分之一。天麻、杜仲、吴茱萸、石斛、黄连被列为贵州五大名药。赤水金钗石斛是国内唯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石斛品种。道真洛龙产的党参,位列全国党参前三名,与潞党、汶党齐名。盛产朝天椒的绥阳县,被誉为中国辣椒之乡。蚕茧、棕片、油桐籽、乌桕子、生漆、核桃等经济作物和林产品,质佳量大,驰誉国内外。务川黑牛、凤冈白水牛、黔北黑猪、黔北麻羊、桐梓白山羊、赤水竹乡乌骨鸡是贵州地方名特畜禽品种。

【行政区划】全市下辖3个区、7个县、2个民族自治县、2个市及新蒲新区、南部新区。即:红花岗区、汇川区、播州区,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仁怀市(2013年7月1日起划转为省首批省直管县(市)试点)、赤水市和新蒲新区、南部新区。市人民政府驻地汇川区人民路。

【历史沿革】
公元前8至5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现在的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
战国时期,今遵义一带属于“大夜郎国”范围。
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作为邦国存在了250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从此消失。此后,作为郡县行政建制的的“夜郎郡”、“夜郎县”之名曾多次出现,与今遵义有关的,一是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所置的夜郎县,在今桐梓县境,为珍州的治所。二是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这个夜郎县。
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大诗人李白被“长流夜郎”就是这里。夜郎县之名到五代时期废除,北宋时期复置,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又废,计先后存废达480年。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夜郎”郡县之名。作为二级政区的州、郡名称,历代屡有变更。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将隋代的郎州改名为播州,领辖今黔北的大片地域。
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962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将播州所领的罗蒙县改名遵义县。这是“遵义”名称最早的出现。遵义之名沿用至今已有1364年。除县名外,历史上曾有过遵义砦、遵义军、遵义军民府、遵义府、遵义专区、遵义行政公署、遵义市等建制名称。
播州从唐末到明末的725年间,为杨氏土司所世袭统治。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平播之役”后,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于次年分播州为遵义、平越两个“军民府”,分别隶属四川、贵州两省。
清康熙年间取消“军民”二字,直称遵义府。今遵义市大部分地域属于这两府,还有部分地域属于石阡府、思南府。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直到民国初年,废除“府”的建制。
民国24年(公元1935年),贵州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黔北十余县为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遵义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并以原遵义县城区为基础新建遵义市。此后的数十年间,遵义地区领辖的县市曾有少许变动。
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地级市,1997年11月挂牌),原遵义市改建为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领辖的县、自治县即归新建的遵义市领辖;赤水市、仁怀市为省辖市,由遵义市代管。
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由红花岗区和遵义县北部划出部分地区,在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新成立汇川区。至此,全市共辖2区、2市、8县和2民族自治县,即:红花岗区、汇川区、赤水市、仁怀市、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2009年5月4日,由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和遵义县新舟镇组成的新蒲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至此,全市共辖2市辖区、2市、8县和2民族自治县,即:红花岗区、汇川区、赤水市、仁怀市、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中新蒲新区并不是一个市辖区,是为了发展和带动城经济,分散主城压力而设立的新城区,新蒲新区面积300平方千米,人口12万。邮政编码563000。新区管委会驻红花岗区新蒲镇,没有区政府,尚未形成县级行政区,但是是作为未来新市辖区的基础。
2016年3月,《国务院关于同意贵州省调整遵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56号):一、同意撤销遵义县,设立遵义市播州区,以原遵义县(不含山盆镇、芝麻镇、沙湾镇、毛石镇、松林镇、新舟镇、虾子镇、三渡镇、永乐镇、喇叭镇)的行政区域为播州区的行政区域,播州区人民政府驻南白镇西大街53号。二、同意将原遵义县的山盆镇、芝麻镇、沙湾镇、毛石镇、松林镇划归遵义市汇川区管辖。三、同意将原遵义县的新舟镇、虾子镇、三渡镇、永乐镇、喇叭镇和遵义市汇川区的北京路街道划归遵义市红花岗区管辖。

经济发展

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748.59亿元,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3.15亿元,增长11.7%,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523.62亿元,增长22%;财政总收入586.31亿元,增长2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39亿元、增长17.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617元、11130元,分别增长9.3%、10.1%,赤水市在全省率先脱贫出列。

精选留言

遵义市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